<
m9n1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争霸万朝: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> 争霸万朝:开局获得赵云模板 第503节
    宋时的太学生,出现过太学生围攻宰相,呼朋唤友讨伐奸臣的事,明时的国子监也有仗义死结就在今日的大吼……

    对于这些喜欢结党营社,以学生身份影响王朝政务的情况,无论是宋徽宗,还是大明的太祖朱元璋,对此都深恶痛绝。

    甚至朱元璋还专门留下一条祖训,但凡生员胆敢私下呼朋唤友,攻击时局,只要发现,就革除功名。

    不过,朱元璋也没有把事情做绝,等到大明后期,所谓的复社、东林又死灰复燃,甚至以此为基础,形成了党争,成了导致大明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大青便汲取了这样的教训,不断的掀起文字狱,用文字狱为刀剑,硬生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,不过,在解决问题的同时,也把读书人的脊梁打断了……

    历史上,宋朝对于读书人最为友好,号称与士大夫共天下,而不是与百姓共天下。

    嗯,光是从这点来看,北宋王安石的变法就不会成功……他的变法,便是改变王朝根基,把士大夫的天下变成百姓的天下。这必然会失败。

    南宋王朝和北宋换汤不换药,同样是重文轻武。

    尽管,赵昚是南宋唯一的明君,也知道历史上宋朝重文轻武的后果。

    但重文轻武乃是宋朝的根基,他不是赵匡胤,根本没有推翻根基重塑乾坤的威望和能力。

    酒楼中,青楼内。

    这些读书人、士子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,总是不免提起北面的强敌,建立大夏王朝的夏帝王景!

    随着大夏王朝越来越强大,甚至成为南宋王朝悬在头顶上的一把利剑。

    南宋王朝的有识之士,都感受到了大夏的威胁。

    喜欢讨论国家大事的士子,只要说起这方面的事情,就一定会提起到大夏,当提起王景的时候,这些士子面上不显,心中却有些复杂。

    他们都不是傻子,在知道王景崛起的过程后,就知道以王景表现出来的文治武功,堪比唐太宗李世民。

    这样的明君,再加上大夏王朝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精锐大军。

    将来若是南下,他们挡得住吗?

    这些士子心中都有这样的疑惑和迷茫,这种不自信,往往就是一种恐惧。

    好在让这些读书人有些安慰的是,大夏王朝对于科举,对于读书人同样看重,虽然没有了种种的特权。

    但只要读书当官这条路没有废除,那么将来大夏击败大宋,他们也不是不可以为大夏效力……

    临安皇宫中。

    几个挂着参知政事的宰相,和枢密院的几个枢密使,正和坐在上首的南宋皇帝赵昚议事。

    这几个在南宋王朝地位极高,历史上也有些名气的核心人物,正在不断的讨论。

    讨论如何应对大夏的威胁。

    “扬州的探子禀报,夏军正在征调民夫向江阴方向运送粮草……如果不出意外,夏军将来南下,必是选择从江阴方向渡江!”

    大宋参知政事虞允文,神色平静,缓缓的说着。

    “夏军已经开始准备,距离出兵的时候,也不远了!时间紧迫,我们不能再浪费时间,必须做出决定,如何派兵北上!”

    虞允文,南宋名相,历史上曾指挥采石矶之战大败金军,后来执掌朝政辅佐宋孝宗,被赵昚引以为心腹。

    在神州世界,他便是南宋文臣第一人,地位更在号称国之梁柱的韩世忠之上。

    第78章 龙战于野 君臣不密

    “虞相所言极是,朱元璋的使者已经在临安等候多时了,我们既然决定和大明结盟,在旁枝末节的地方就不要过于计较!”

    “眼下最要紧的,便是出兵北上,和明军一起抵挡夏军的攻势!只有挡住了夏军,我们和明军才能巩固疆域……”

    南宋的另外一个丞相赵鼎紧跟着说道。

    朱元璋早就派来了使者,不过南宋方面没有明军那么果断,

    虽然有虞允文、韩世忠的劝说,要立刻北上和明军联手。

    但朝中的众多官吏,一直有些杂音,有些人想着让明军先在前面顶着,让明军和夏军相互消耗,等到夏军兵锋疲软,南宋再出兵北上收割战场。

    明眼人,如虞允文、韩世忠、赵鼎都能看出这个办法非常不妥,眼下大明和南宋是唇亡齿寒,两家唯有真心合力的联手,才能挡住夏军的进攻。

    若是在联手的时候,双方心中还存在什么算计阴谋,导致两家各自留下一部分力量防备盟友,那么此战的胜算就极小。

    只可惜,虞允文、韩世忠和赵鼎三人在南宋王朝威望甚高,却达不到一手遮天的程度。

    赵昚也不是对丞相言听计从的刘禅,他有自己的想法。

    此时听到虞允文和赵鼎的话。

    赵昚面上不免浮现出一丝尴尬,因为正是他的犹豫,南宋方面才没有做出出兵的计划。

    此时的南宋,和大明已经暗中商议好了结盟,只有一些细节,比如宋军北上之后,大军该如何指挥,该不该听从明军主将的命令等问题。

    这些问题,看似是细节,实际上对于大明和南宋两方来说,也比较重要。毕竟在战场上,什么事情都能发生。

    如果南宋方面答应,北上出兵的时候听从明军的指挥,那么遇到某些需要断后的情况,明军主将自己撤退,让南宋兵马在后面断后,导致宋军损失惨重。

    那这个损失算谁的?

    赵昚也知道,在大夏建立王朝,横扫镇江、江东之地后,早晚会对大明和南宋出手,但他身为宋皇,总不能牺牲自家的利益,来成全大明吧?

    只要是成熟的君主,在这方面肯定要多计较一些,或许,唯有始皇帝、汉武、唐宗这些顶尖明君,才有魄力和决断,不计较一时半会的得失。

    也有承担自家势力折损的底气。

    赵昚从小被抱养,虽然不乏开阔进取的锐气,但小时候的经历造成了他内心深处的谨慎。尤其是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,他的谨慎便不由自主的出现。

    殿内,李纲和孟拱等人垂手而立,其中孟拱身为武将,在这种场合不方面说话,而李纲身为主战派的重要人物,当然同意虞允文和赵鼎的话。

    不过他除了是主战派之外,还是典型的帝党,

    看到赵昚有些尴尬,他微微皱眉,沉声说道:“陛下也有自己的考虑,和大明结盟固然有必要,但也决不能为了北上援助明军,而让我军损失惨重!”

    “万一明军战败,我们也要有自保的力量!”

    在他说话的时候。

    虞允文和赵鼎都静静的听着,对李纲很是尊重,毕竟李纲在北宋的时候,便是天下闻名的名臣,还主持东京保卫抵抗金军。

    南宋初期一力排斥议和,整顿军务,革新政治,只可惜他的想法和投降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赵构截然相反,最后遭到了罢免。

    这种名声极大,有震主之嫌的名臣,南宋王朝中也只有赵昚能够任用。

    在历史上,也正是赵昚追封李纲,册封他为陇西郡开国公,谥号忠肃,

    李纲在知道自己在历史的结果后,他这种对死后名声十分在意的文臣,自然对赵昚十分的感激。

    所以,他就成了南宋王朝的帝党中坚。

    当然他刚才这话,也不完全是为赵昚开脱,这也是他心中真实的想法,大宋王朝自己也要发展,也要军队镇守四方。

    若是为了大明而出动全力,一旦战败,那大宋顷刻间便土崩瓦解。这个代价,谁能承受?

    “两位爱卿说的有道理,李公也是为大宋考虑……不过眼下的确到了必须做决定的时候!”

    赵昚缓缓的开口。

    他从小被赵构抱养在皇宫,后来被册封为皇太子、继承皇位,除了小时候在皇宫内的勾心斗角之外,一辈子都没吃过苦。

    一身雍容的气度,说话的时候,也是不紧不慢,中正平和,给人一种皇家风范的感觉。

    他此时双眸闪过一丝精光,沉声说道:“时间紧急,一些旁枝末节,可以不提,但出兵多少,以及出兵之后该如何与明军配合,这点必须说清楚!”

    “我们和明军唇亡齿寒是不假,但夏军南下,首当其冲的是明军,最着急的应该是朱元璋,而不是朕!”

    “明军若是答应,在我军北上之后真心实意的联手,不损害大宋的利益,朕便答应立刻出兵,若是朱元璋在和夏军作战的时候,故意折损我方的兵马,朕便立刻撤回大军……这句话,你们可以和大明的使者直言!”

    身为大宋的皇帝,赵昚肯定会认真的研究朱元璋在历史上的情报。对于这位明太祖,赵昚心中十分佩服。

    毕竟出身如此卑微,最后却能推翻横扫天下无敌手的蒙元,绝对是最顶尖的明君。

    可惜这位明君,心术无双,过于狠辣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必要,赵昚绝对不想和他打交道,眼下和明军必须联盟,赵昚内心当中,也担心自己遭了对方的算计。

    在虞允文和赵鼎的极力劝谏下,赵昚依旧没有放松对明军的警惕。

    如果以后出兵,朱元璋真有拿宋军去垫刀头,赵昚真的敢直接撤兵!

    上次和王景联手对付东吴,赵昚到现在还在后悔不已。

    他本以为东吴没了之后,他能和王景平分东吴之地,让大宋的疆土壮大,反正王景西面还有南齐、刘宋、朱明三方势力。

    王景就算再逆天,也不可能击败三方势力,那么快对大宋产生威胁吧?

    只要北面的几个诸侯势力相互牵制,那南面的到大宋,就有充足的时间扩张壮大,到时候北上一举扫灭几大诸侯,也有一定的几率……

    赵昚想的很不错,他的想法,包括赵鼎、李纲在内的群臣都没有反对,宋朝两次被灭的教训虽然惨重,但王景毕竟不是金国和蒙元么。

    只可惜。

    赵昚和南宋的群臣都没有想到,王景居然能在那么短的时间,先后扫灭东吴和刘宋,让萧道成倒戈投诚……

    本来相互牵制的局面,一下子变成了大夏独尊。

    历史上的教训,和不久之前和王景结盟的后果,让赵昚对于结盟两个字产生了条件反应,心中甚至生出不和任何势力结盟的念头。

    明军主动找上门来,赵昚有教训在前,想得多一点,也属于正常情况。

    “官家明鉴,是臣有些心急了……臣亲自和明军使者谈论条件,如官家所言,眼下急的是朱元璋,不出预料的话,他们一定会答应我朝的条件!”

    看到赵昚坚持自己的想法,虞允文并没有气愤,面上反而露出了笑容。

    因为赵昚表现出来的态度和看法,证明他的确是一位有自己想法的明君,在这样的明主麾下效力,也是一件幸事。

    “那现在只剩下如何出兵,出兵多少的事了!”

    赵鼎说道。

    虞允文沉吟一下,和李纲、孟拱等人简单商议一番,说道:“眼下我朝共有禁军八十万,厢军五十余万,还有水军二十万……”

    “厢军实力不足,只能留守,而禁军也不能全部北上,需要留下一部分人马!”

    “臣建议,北上出兵的时候,可以动用禁军五十万,水军五万!剩下的人马留守临安,尤其是水军,要严防夏军水师渡海而来!”

    上次东吴被王景迅速击溃,

    和大夏水师渡海,直接越过重重防线从侧后方插入,直接导致孙策、太史慈大军无法北返有着很大的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