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m9n1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权座之外不值一提 > 权座之外不值一提 第1节
    题名:權座之外不值一提

    作者:十鎏

    卷一 洛水臨城

    第1章

    王都三月,蔼春杀雪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轿辇落在午门前街时,身后正敲响寅时的更声。

    更声外万籁俱寂,唯有这抬轿辇沐夜而来,搁下的乌檀轿担沉笃笃惊动长街。

    悬佩摇荡,重帘掀起。

    风合露凉,卷上蟒身盘踞的朱红大袖。

    提灯抬帘的随侍轻声道:“主子,已是到地方了。”

    摇光疏影中,轿里头支额闭目的人这才好似醒神,勾了勾精致靡红的薄唇角,扶帘下轿。

    白日里恢弘壮丽的宫城隐没在漆黑雾翳里,抬头望,不见琉瓦不见飞檐,只西边一弯稀薄将落的镰月。

    今安望着天上月,心道:真是狗都不叫的好时辰。

    难为她却要离了暖寝高枕,只为帝王兴起一句口谕,即刻肃整衣冠进宫觐见。且宵禁后严禁马蹄声,纵马不需一刻的路程硬生生在轿里晃了近半个时辰才到。

    晃得人心生倦烦。

    这地头,莫说遛马没有地方撒野,举杯喝酒还需抬袖,连说话,也要提防别人笑里有没有藏着刀。

    就如今夜。

    目光扫向宫门边,随侍帝王多年的掌事太监禀禄持着柄灯笼走近,躬身向她行礼。

    “陛下漏夜传召,有劳王爷走这一趟。王爷随咱家这边请——”

    帝王传召,本是不用身边掌事太监过来。无奈说起被传召的人,实在声名太盛。

    手底下管着的小太监们一听是请这位,还是深夜扰人清梦的请法,纷纷吓得如缩头鹌鹑,动也不敢动。

    怕出差错,禀禄只得大肆斥责了众人一番,低眉提灯,亲自过来接人。

    灯笼浮着光,在满目鸦色中依稀照清前面人蟒袍一角,风卷翻飞的袖尾上赤金绣线繁复厚重。

    一只袖子,价值便是平常人家数年吃喝花用之数。

    近半年来,帝王垂袖听政的金銮殿上,这人这身朱红镶褐金一直位列于百官之首。

    木秀于林,遑论来往一众紫绯青灰官袍里这抹独一无二的金红色。

    禀禄伺在高台帝王侧,看得分明。

    帝诏特赐,昭显隆恩。朱衣上刺蟒,同时也刺满了言官们弹劾其言行无度、骄横张狂的上告谏言。

    能使向来面和心不和的诸多言官这般同仇敌忾、群起而攻之。要么是如覆灭前朝的奸佞之流,权柄过重甚至只手遮天,大有谋逆之势。要么便是目中无人,行事无界,已然触犯到文臣们的利害关系。

    眼前这位,两者都占。

    那些谏言被帝王一律撂在案台上落灰,说卿为朕之肱骨臣,岂可教人妄议。可伺候久的、揣度着一二分君心的人都在等,等什么时候灰尘扫尽,就要逢火大烧起来。

    也是,按这位今时今日的功绩与声名,又有谁能不忌惮呢?

    忌惮便要除去,无法除去便收揽为我所用。几位皇子在帝王眼皮子底下不知动了多少手脚,却都只是白费心思,不能将其收入麾下。

    若非帝王春秋正盛未有立储之意,若非朝堂上恰借此制衡——

    禀禄思绪乱飞,面上半点不显,踏上通往正殿的汉白玉阶时照例提醒当心。

    昭清殿近了。

    廊道上次第悬摆的长明灯,将整座宫殿映得辉煌如昼,撕开了这浓暗春夜下一点金玉表相。

    远远地,借着这三分光,今安顿足凝目。

    禀禄跟着停在两步台阶下,出声相询:“王爷,怎么……”

    他边说,边稍稍向上提了提灯笼照路。

    案台上落灰的一堆谏本里,除开弹劾此人种种恃功而骄之事外,口诛笔伐最多的不外乎为以色笼招、结党营私,大有不臣之心。

    禀禄头次听闻还觉稀罕。

    什么模样的人,竟不是用权钱,而是用美色去笼络党羽。更稀奇的是,言官们竟将这一句反复掰开揉碎,次次换汤不换药地呈上来。

    帝王说可笑,但从不驳斥。

    美貌人在这宫墙里头多的是,但看三年一届选出的后宫三千佳丽,花开不重样。前有梁妃盛宠多年雨露,后有胡姬鼓上揭面一舞。

    可当无边美色与无上权柄都集于一个女子身上。

    禀禄看着两阶上,那抹高挑笔直的身影,那张被惊叹又作祸引的面容。

    她转过头来,冠带拂过眉峰,一双浅淡眼瞳教殿前灯火映着,落光落色,“多谢公公带路。”

    清又冷的音色,在朝堂喧嚣中往往如斩乱的剑锋,轻易将群臣批得体无完肤,敢怒不敢言。

    因此种种,这位的诋毁者有多少,拥护者便有多少。两派之争从无停歇,愈将她的功过扬沸得声势浩大、世人皆知。

    禀禄又怎敢担待她一个谢字,忙说不敢,见她抬头望了望天色,叹息般道:“快到早朝的时候了。”

    “回王爷,还有一个多时辰早朝,到时咱家会通禀。”

    “你倒是勤谨。”

    “王爷折煞咱家了。咱家是个只会伺候主子的奴才,粗陋鄙薄,登不得台面,也只能在这些小事上为陛下分忧了。”

    “公公过谦。千丈之堤,以蝼蚁之穴溃,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烟焚。这些,莫不都是小事。”

    这话似有深意,禀禄不敢思其深意,垂首沉默。

    “如此倒叫本王得了先机。”

    话落,那人掸袖而去,走进殿前明火照不到的那段路,周身风华随之溺入黑暗。

    “宣定栾王进殿——”

    昭清殿门霍然洞开,金碧光芒如江水汤汤向外洒了一地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这一夜,帝王遇刺。五公主为救驾中毒昏迷,九死一生。帝王震怒,下令彻查,牵连者数。

    三月后,二皇子与中拓侯暗中勾结,趁夏猎带兵逼宫,事败。中拓侯被当场射杀,首级挂城门示众。二皇子被革衔落爵,囚入宗人府。定栾王护驾有功,奉旨攘乱。

    一时间,朝野上腥风血雨。

    同年秋,大皇子擒获二皇子旧部残存党羽,大理寺奉令彻查,循着蛛丝马迹追查至定栾王府。

    这把火,终是从引线这端轰轰烈烈地烧起来。

    第2章 宴唱客

    江寇猖狂。

    点将南下。

    烟波楼驻江迎客的第五年秋末,长军跨过南北千里循水而下。

    坐于高楼中拿团扇遮目,眺见那军伍如一柄利剑刺进城门,笔直凶悍,锐不可当。

    踏乱了长街秋色,纷纷扬扬。

    自两年前江上流寇四起,劫船掳人祸事频发,来到这洛临城的兵马已然数不清换了几拨。

    个个气势汹汹而来,偃旗息鼓而去,好事没做多少,倒是将本不富裕的城池薅走了一层又一层脂膏。

    烟娘自家小本生意,深受其害。

    烟娘手中扇摇啊摇,支着窗杆往下瞧。目光随意扫过鲜艳飞荡的旗帜、渐行渐近的马腹、沾着尘土的盔甲、与背光中一长排看不清面目的脸孔。

    响彻长街的蹄铁洪流中,她转头吩咐伙计:“去把门掩上,别让那些兵油子进来搅了场。”

    她说着漫不经心撤了手中撑的窗杆。

    一阵清风,刮掉了松松握着的扇子。

    脱离雪白掌心的掐金丝小扇往下跌,正正敲上军伍最前头一人的肩甲。

    铛。击甲声。

    扇子落地,马蹄不停。马背上那人低头看了眼扇子,仰首看了一眼她。

    烟娘正急忙探头追她的扇子,猝不及防,接了这一眼。

    西跌的日光笼罩长街喧嚣,骤然借这半敛窗扉揭开一幅惊鸿卷。

    长指纵马疆,身背如张弓。银铸盔甲连同头盔下的那张脸,都沾着跋涉而来的尘土。

    长眉入鬓,眼盛山水,清凌凌却生倒勾。

    浮尘分明的方丈间,囫囵一眼,竟如拨云见观音。

    烟娘蓦地想起前日楼里不小心打碎的一盏琉璃杯盛的西域酒,月下艳色掺着碎光缓缓流淌。

    大抵也比不上这人抬首望来时,惊人心魄。

    长街旌旗高荡,万军接踵,遥闻号角声东起。

    窗扉全合。

    烟娘犹自怔忪,她花三两金买来的掐金玉扇,竟是这个粉身碎骨的结局。